全国一等奖!市赛大满贯!南开教师站稳这方“讲台”!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落下帷幕,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一博荣获思政课组一等奖,实现了天津市和南开大学在这一组别的新突破。

  这次竞赛,吸引了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近50万名青年教师参加校(院)、市、省等多层级比拼,历时整整一年。谈及参赛感受,刘一博直言,参赛与教学在时间轴上是并行的,激烈的竞赛虽然时常让他感觉到“压力山大”,但内心更多的是总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学生们一直帮助着我,与我一起不断打磨课程。”刘一博坦言,能够与热爱教学的老师们同台竞技、交流学习,持续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这次比赛可谓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不仅精进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收获了‘战友’般的深厚情谊,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站稳讲台’的理想。”刘一博眼中似有一团星火。

  在天津市比赛中,刘一博包揽了总分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等所有的单项第一,实力非常“出圈”。然而,来到国赛,严谨精细的赛制不免也让他紧张起来。

  “20分钟的讲授,计时精确到秒,超时的话现场直播直接就把信号给关闭了。”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至今已举办6届,慢慢的变成了参与面最广、学科门类最全、组织顶级规模的全国性高水平教学类竞赛。其决赛实录视频都呈现在网络站点平台上,成为师生们学习的教学资源。

  “课程讲授得如何,在直播和实录视频中呈现得非常直观。”刘一博介绍,这次比赛设置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思想政治课专项五个组别,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要求每名选手在赛前提交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16个学时的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对应的课堂教学节段PPT。“现场比赛顺序和讲课内容要经历两轮抽签决定,决赛登场前一个小时才能清楚自己要讲哪个教学节段。”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刘一博本次参赛的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他从2018年开始讲授这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5年间课程已讲了12遍。年复一年,这门课如一件瓷器般,仍在不断地被精雕细琢。用他的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得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首批重点马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亦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们都如刘一博般珍视着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南开的爱国主义传统,对教育教学的素来重视,更是给了我们更深厚的师德滋养和师风传承的底蕴。”刘一博谈道。

  学校党委始终格外的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支持思政课教师潜心教学。本次比赛,校工会与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开展参赛选手培训工作,制定详细备赛方案,在教案写作、板书设计、学术规范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精心指导。这也确保了刘一博这样的青年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熟悉适应赛制,更好地带着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热爱从校赛、市赛一路闯进全国决赛,在最高的舞台展现南开青年教师的面貌与风采。

  “从北京决赛回来,天津市总工会专门来接站,为我们致送鲜花。正值五一劳动节前夕,内心油然而生地感受到了教师作为工人阶级的光荣。”刘一博笑着说。

  “思政课和别的课程还是有些不同的,在20分钟的时间里只挑重点是讲不明白的,还是需要把平时讲课的整个逻辑链条还原到比赛现场,这就需要把讲课的每一部分内容做等比例压缩。”

  在历时一年的比赛周期里,刘一博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进行了充分打磨。凡是校赛、市赛、国赛的间歇期,就是他向师长请教学理、与学生讨论课程的时候。

  “校赛和市赛之后,在去年的秋季学期上,我就把自己的打磨成果在课堂上展示给了学生们。哪些素材最触动人心、哪些话语最能听懂、哪些方式方法最能激发兴趣......这些都是我从他们的反馈里知道的。”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把课程讲深讲透讲活,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在长期实践中思考的问题。

  从一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历的学生工作辅导员转型为思政课教师,是刘一博的天然优势。十余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早已养成了他对青年学生保持持续关注、熟悉、了解的习惯。

  “对于思政课来说,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多元的。辅导员的经历让我对怎么能轻松的获得学生的认可、认同和信任,获得了一些思考。”十余年间,刘一博早已带过近3000名学生,现在依然与他们中的很多人保持着联系和交流,这个足够大的“样本池”能够让他更了解学生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真实需求。

  “讲好思政课,还是要结合大学生的真实的想法和困惑去设计课程。”刘一博谈道,讲深与讲透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深”一定不可以是“故作高深”,“透”也一定不可以是“浮皮潦草”,必须要做到“深入浅出”,“要从学生熟悉处切入,往困惑处延伸”。

  “比如‘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我就会问学生:纵观历史,这难道是前人都没有讲过的话么?其实它仅仅是陈述了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事实。那么,为何需要将毛主席的这句话称作‘著名论断’呢?由此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领他们精准把握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丰富内涵。”刘一博认为,作为一门导论性质的必修课程,思政课首先还是要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启发青年学子进行深度思考;引导大家在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然注意方式方法也很重要,比如我的课程作业就是让同学们制作小视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传播方式,把课堂学习消化吸收、内化于心。同时这些小视频也能够作为课堂的教学资源加以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亲其师,信其道。刘一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深受学生追捧的“网红课”。常常有学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安利”他的课程,“热泪盈眶”“醍醐灌顶”“人格魅力”“信仰之光”这些词语频频出现在学生对他的评价中。

  “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真理说服力、实践指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精神感召力。希望学生们能够从我的课堂中得到滋养,日后走向社会,在面对任何情境,尤其是在困难的局面下,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和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思政课如盐在水、润物无声。

  近期,一篇《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的学术论文,经由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篇首发在权威核心期刊《思想教育研究》“大思政课”专栏的文章,正是源于刘一博与学生们坚持了十年的“师生同行”苏区实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结合长期的实践探索,就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基本思路和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探讨。”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由此,刘一博开始了带领学生踏上苏区开展社会实践的旅程。通过十年的积累,这片富饶的红色文化土地,为刘一博和学生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

  在刘一博的教学课件中,在学生的演讲比赛、创新创业比赛中,在师生排演的话剧、编写的歌曲、创作的文字、宣讲的稿件中,时常闪烁着来自赣南苏区的精神星火。这些有感染力、生命力的作品也荣获了“挑战杯”红色专项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创青春”全国银奖等大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16年,刘一博和学生们一同发起成立了“红色记忆宣讲团”。在苏区实践中成长的红色记忆宣讲团,成为了南开大学学生理论宣讲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宣讲团已在校内外宣讲13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

  从课堂教学到指导社团到指导实践,十年的苏区寻访实践的成果全方位转化为教学和育人素材。

  “学生只有实地真正去见过,才能有最真实的感受。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工作其实是把实践成果转化到课堂上来。”2019年,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上,刘一博与红色记忆宣讲团的同学们作教学展示,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感悟,质朴的话语、动人的故事、触及心灵的体悟,感染了许多与会代表。

  “师生四同”,即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是近年来南开大学思政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特色模式。十年间参与苏区实践的学生,有的正在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有的考取基层岗位建功立业,有的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展现了苏区实践的育人成效。

  刘一博表示,十年苏区实践和七年建设红色记忆宣讲团的探索,为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实践经验。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当前,他又乐此不疲地投入新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中。“前年开始,我尝试以‘沉浸式体验’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让大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围绕激发不同学段学生的主体性,在大思政课的实践课堂上搭建各学段学生交融共进的平台。目前来看,展现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新时代对讲好思政课有更高的要求。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要从‘他者’的镜像中来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作用。如何站稳‘立德树人主渠道’,不能自说自话,而是需要师生与社会同题共答、携手探索。”刘一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