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荣誉证书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严正警示:普通食品不得宣传“保健”、“治病”!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严正警示:普通食品不得宣传“保健”、“治病”!

  再次明确并强调: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更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提醒众多购买的人不要盲目相信此类宣传。提示直指当前市场存在的明显问题,为保健品及大健康饮食业的规范发展划定了清晰的法律边界,对广大从业者具备极其重大的警示和指导意义。

  提示中,总局与中消协精确指出近期市场乱象:有些网购平台不法商家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等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做销售。更为严重的是,鱼油、代用茶、蓝莓制品、氨糖软骨素、红曲胶囊等常见普通食品,被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效,甚至有个别品牌打着“营养师”、“知名专家”旗号进行虚假背书,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这些行为均已踩踏法律红线。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和法规的明确规定:

  1、普通食品:其标签、说明书及任何形式的宣传中,严格禁止含有虚假内容,禁止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禁止明示或暗示保健功效。

  2、保健食品:必须清晰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其声称的保健功能必须经监管部门核准,并明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医治疾病”。任何超出核准范围的功效宣称,尤其是暗示或明示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效的宣传,均属违法。

  3、虚假宣传重灾区:通过虚构科学实验、营养指导、专家背书等方式夸大产品功效,属于典型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是法律重点打击的对象。

  1、模糊普通食品界限:在市场营销环节(如口头宣讲、微信群、宣传册、直播间话术等非标签渠道),刻意模糊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药品的区别,大肆宣扬普通食品具有“养生”、“天然”、“调理”、“减肥”等保健功能。

  2、夸大保健食品功效:为推销保健食品,通过上述虚假手段,直接或间接将其宣传为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效的产品。

  对于大健康及保健品行业从业者而言,此次监管升级绝非“危机”,更是规范发展的 “契机”:

  1、短期阵痛换长期生机:清除虚假宣传企业后,合规企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释放,花了钱的人行业的信任度有望回升;

  2、倒逼企业回归价值本质:从“话术营销” 转向 “功效研发”“品质提升”,真正以产品力立足市场;

  3、渠道合规成必修课:线上需严守电子商务平台规则,线下需规范药店、商超的销售话术,杜绝“口头夸大宣传” 等灰色地带。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与监管环境趋严的双重背景下,保健品行业正加速迈向规范化发展新阶段。诚信为本、合规经营,才是企业立足行业的长久之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在大健康产业的蓝海中乘风破浪。

  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简称“CIHIE健博会”),是在商务部批准报备的大健康行业主题展会。展会始创于2003年“SARS之后,2004年5月在北京首展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34届,备受业内领导、专家、企业、客商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且连续多年被商务部评定为“全国重点引导支持展会“品牌项目,更是被业界广泛誉为大健康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为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组委会不停地改进革新突破,通过模式、服务、内容、展现、传播等多维度全方位升级展会,成功打造了一个集新品展示发布、商贸对接、品牌宣传、专题研讨、主题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综合服务贸易平台。依托这一产业生态平台,参展商得以集中展示大健康领域全产业链的新科技、新应用、新业态与新模式。

  2025-2026年度,CIHIE健博会将开启三展联动,成都站将于2025年11月07-09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深圳站将于2025年12月16-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北京展将于2026年4月28-3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



关闭